木鱼镇地处华中第一峰——神农顶南麓,国土面积437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1200米,辖8个行政村、3个社区。2023年1月11日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《关于确定15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告》,15家旅游度假区包括湖北省神农架木鱼旅游度假区,木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木鱼镇党委、政府合署办公,实行“两块牌子、一套班子”的管理模式。近年来,木鱼镇以争当林区经济发展排头兵为目标,坚持打基础、抓改革、创环境、促发展、惠民生,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。
(一)交通便捷,区位优势显著。木鱼镇地处“一江两山”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游客集散地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位置,东南与兴山县接壤,西南与巴东县相邻,西北与红坪镇、东北与宋洛乡连接,209国道、当阳河流域纵贯全境,镇区距宜巴高速最近入口50公里,到宜昌市区2小时车程,距神农架距飞机场75公里,距林区政府所在地80公里,距兴山县60公里,是神农架旅游对外开放的窗口。
(二)宜居宜旅,自然资源丰富。旅游资源丰富。穿林海苍茫,听松涛低语,同溪流欢唱,享清风徐来;有清爽赏心得春晓、凉爽安心得夏夜、高爽怡人的秋意、舒爽暖心的冬情。境内有神农坛、天生桥、官门山、香溪源、中和滑雪场、龙降坪滑雪场等旅游景区景点;生态资源丰富。拥有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,森林覆盖率高达94%,是中国内陆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区,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,动物1060余种,其中100多种被列入国家一、二级保护物种。人文资源深厚。有野人文化、神农文化、茶文化等,是野人的发现地,是神农氏搭架采药所在地,有花锣鼓、耍锣鼓等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是汉民族创世史诗《黑暗传》的发源地。 气候宜人。四季气候宜人,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4万个立方厘米,年均气温11.6℃,年降水量1000mm,是旅游、休闲、度假的理想地。
(三)民生为本,特色产业蓬勃发展。主导产业为旅游业,传统农业主要以茶产业为主。
旅游产业:全镇现拥有康帝君兰、阿尔卡迪亚等星级宾馆及规模以上酒店32家,香溪水榭、泊隐逸墅、苔痕栖舍、国森民宿等民宿776家,日接待能力30000人。游客接待量占林区游客接待总量的80%以上。深入贯彻农旅结合的发展理念,全力打响木鱼镇木瓜园、青天袍民宿茶村、三堆河美丽乡村示范点品牌。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、湖北旅游名镇、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。
农业产业: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49亩,其中:粮食面积5367亩,总产量1449吨,其他经济作物面积3815亩,生态干鲜果1490亩;中蜂养殖4000箱,生猪4078头,森林鸡10730羽。组织成立由神农奇峰公司为主导的木鱼茶叶企业,采取龙头企业+合作社+散户形式,统一种植、管理、生产、销售,形成“底、中、高”三阶段茶产品,切实提升木鱼茶叶品牌效应。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,以“乡村游”为发展方向,全面提升传统农产品附加值。
(四)优化服务,重点项目稳步推进。为全力配合确保区级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,木鱼镇按照“主动认领、责任上肩、对接到人”的工作要求,全力做好镇域内重点项目需求对接,以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认领,制定月度工作清单,完成一例销号一例的工作制度,全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困难,确保区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。
(五)创新思路,基层党建活力提升。木鱼镇坚持“围绕旅游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旅游”,强化基层组织力量、完善党建品牌构架、抓好村级经济支柱来源,全力助推党建事业全面铺开。打造旅游党建品牌,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9个,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制度,结合“靓在木鱼”专项活动,组建红色志愿“先锋队”开展旅游咨询、游客服务等工作,年服务游客超过20000人次,将“红色力量”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,丰富党建品牌内涵,推动木鱼镇旅游事业不断发展。
附件: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相关链接
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“神农架发布”“神农架新闻”和“云上神农架APP”。
① 打开微信——发现——扫一扫,扫描左侧“神农架发布”或“神农架新闻”微信二维码关注。
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,扫描左侧“云上神农架”二维码下载安装APP。